我國高度重視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相繼出臺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大舉措,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推動煤炭行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供應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2000年建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體制后,煤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1978年到2017年,特別重大事故由1997年最多的16起降至0起、下降100%。2018年以來,在市場供需兩旺的情況下,全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和百萬噸死亡率同比實現“四個下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創歷史最好水平。
煤礦安全監察體制日趨完善
在嚴格執法上,先后開展了“打非治違”行動、兩批“50個重點縣安全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安全“體檢”、超層越界開采專項檢查、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依法打擊和重點整治煤礦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等活動,每年開展煤礦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訓等專項監察。
在規范執法上,國家煤礦安監局制定煤礦安全監察系統權力和責任清單,制修訂《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手冊》、《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和執法文書樣本,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描述標準庫。各級監管監察部門制定年度執法計劃,實施分類監管監察,強化執法監督,定期開展執法分析和通報。
在執法創新上,采用“雙隨機一公開”、“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突擊檢查等手段,創新責任監察、預防性監察、告知式監察、異地交叉監察、集中式執法等方式方法,同時建立健全安全監察執法系統、煤礦安全生產基礎數據、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監控、預報預警等信息化系統,開展遠程監察,采取問責約談、公開曝光、聯合懲戒和“黑名單”等綜合措施,不斷提高執法質量。
煤礦防災治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我國煤礦開采條件復雜,煤炭資源埋藏深,自然災害嚴重,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高瓦斯、水害嚴重和采深超千米的礦井數量及產能均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煤礦災害防治任務極為艱巨,形勢嚴峻復雜。
瓦斯是煤礦安全的“第一殺手”。2000年,全國煤礦發生重特大瓦斯事故69起、死亡1326人,分別占重特大事故的92%、94.4%。為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礦瓦斯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國家煤礦安監局成立后提出“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推進“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建設。
另外,狠抓水害、沖擊地壓等其他重大災害防治。近年來,國家煤礦安監局制修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開展煤礦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和專項監察執法,推進水害防治 “五個轉變”理念、構建“七位一體”工作體系、落實“三專兩探一撤”措施和老空水防治“四步工作法”等,取得較好成效。
煤礦安全科技水平持續提升
以改革開放初期從國外引進100套綜采設備為起點,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我國煤礦綜合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大力推進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淘汰落后工藝設備,煤礦安全科技取得積極進展。
機械化方面,綜采放頂煤技術日益成熟,電液控制閥關鍵技術結束了長期依賴進口,厚煤層大采高綜采成套裝備實現了國產化,深厚沖積層千米深井快速建井技術與成套裝備、煤礦井下掘進設備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年產1000萬噸的綜采設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機全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全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已分別達到78.5%、60.4%。
自動化方面,大力推行無人值守和遠程監控,全國很多礦井主要生產系統實現了地面遠程集中控制,目前井下無人值守的機電崗位是2016年的2.4倍。
信息化方面,積極推進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大型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今年完成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任務,其他礦井2020年底前完成升級改造任務。監管監察部門通過安全監控、預報預警等信息化手段,實施遠程執法,提高執法效能。
智能化方面,綜采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已廣泛適用于大采高、中厚煤層、薄煤層以及放頂煤工作面,全國已經建成70多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井下機器人研發應用加快推進,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兗礦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正在研發采煤、掘進、運輸、救援等38個崗位的機器人。
煤礦安全基礎更加堅實
“抓基礎、強管理”是煤炭行業長期秉承的優良傳統,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永恒主題。
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1986年原煤炭部部署開展“質量標準化、安全創水平”活動。2003年將“質量標準化”拓展為“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2017年研究制定了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質量達標“三位一體”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并形成制度標準。2017年以來,國家煤礦安監局等部門對一級標準化煤礦出臺了9項激勵政策,大大提高煤礦企業達標創建工作的積極性。
在班組安全建設方面,長期以來煤炭行業高度重視基層班組建設,特別是國家煤礦安監局成立以后,將班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2010年,召開全國煤礦班組安全建設推進會,推動企業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班組。
在人員素質提升方面,各地始終把人員素質提升作為一項重要基礎工作來抓,初步建立了“企業自主培訓、部門強化考核、執法與服務并重”的安全培訓管理新機制。今年,國家煤礦安監局新修訂了《煤礦安全培訓規定》,部署開展煤礦安全培訓“六查六改”,嚴格人員職業準入,加強培訓和培養。
煤礦安全生產面臨機遇和挑戰
盡管近年來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但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但
同時,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也面臨新的歷史機遇。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煤礦安全發展提供了治本之機,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創造了有利環境,也為推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注入了強大動力。
下一步,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要按照應急管理部和國家煤礦安監局工作部署,強化紅線意識,堅持安全發展,以防范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為重點,以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關鍵,著力強化煤礦安全依法治理能力,著力推進科技進步,著力提升重大災害治理水平,著力夯實煤礦安全基礎,著力推動實現煤礦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狀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安全水平,營造良好的煤礦安全生產環境。
備注:本文由礦用設備供應商濟南華科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原創編輯